1    
 

我們剛開始都會刻意去培養自己的慷慨,慢慢時間長了,就會變成慷慨的習慣,慷慨的心態從此形成。

幫助人時,可以不求回報,因為回報不在這個人身上。但不能不知回報,認知自己的行為也是影響種子強弱的因素。

 
自己種什麼因結什麼果,是要心中有數的要不就是無意識,就是老好人,一般的好人很多,但我們要做有智慧的好人。
 

在種好種子的同時,也要練習自己的感恩之心感恩對方給自己機會。感恩可以從刻意練起,時間長了,

你的感恩之情會自然隨時從內心流露,有了感恩之情,喜悅自然呈現。

 

很多不求回報的好人其實只停留在動機的初級階段,清晰的表達:我在為某人做某件事,

我不求這個當事人給我回報,甚至他口頭上的感激,我都不求。

 
1156843
 
 
 2    
 
有智慧的好人和一個普通的好人的區別,就在於他清楚的明白不求回報和不知回報的區別。
 

有智慧的好人就是當我們成為一個耕種高手,我們去研究實踐種子和果實的相互關係所獲得的智慧,

知道我的好將帶給我什麼,不是從當事人那裡回來的。

 

我知道當事人的好或不好的反應是從哪裡來的;我知道我的每一個善行將收穫什麼;

我知道用什麼樣的方式可以讓善行的種子成倍的増長,更快的顯現到我的世界當中。

 
當我們從這些“知”當中得到成長,然後去設定一個比不求回報更強大的動機時,會更有效地幫助到更多的人。
 

《金剛經》中有一句話: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。很多人誤會了這句話,這句話的真正含義是:

當你真正地去幫助別人的時候,你要像幫助自己一樣去幫助他們,帶著對智慧的全然了知去幫助他們。

 
 
糾正一些好人的誤區

在學習金剛智慧的過程中,一些來參加智慧的好人,就會覺得:你們學這個金剛智慧的人太庸俗了,

太功利了。我是個好人,幫別人從來不計回報,也不求回報。幫完別人就忘記了,我從來不要他回報我什麼。

 
對!這是好人。但是這裡,你只是一個普通的好人,為什麼?因為不求回報,只代表你有一個不錯的動機,但還不是最好的動機。
 
而且你混淆了一個概念,混淆了什麼概念呢?就是“不求回報”和“不知道回報”的概念。
 

就像一個農夫在那裡每天大喊大叫地說:我是一個好人,我願意幫助所有的人,只要我有糧食我願意分給所有的人吃。

只要種了菜,種了果,種了西瓜,我願意分享給所有的人。

 

1156844

 

有不求回報的動機很好。但是他不去學習怎麼去種糧食,怎麼去種西瓜,怎麼去種蘋果,

他只是每天睡在屋子裡說:我要做一個好人。或者他擁有的這個技術很差,他種出的蘋果不好吃;

種出的西瓜很小,又不甜;種出的稻子很少,還不夠他自己吃。他不具備那種很高的能力是因為什麼?

是他對農耕技術一知半解,不求甚解,不求上進。他種出來的東西,連他自己都保障不了。

 

就像這世界上,一些學習佛法的朋友,只是在那裡每天念經,拜佛。不去好好地工作,賺得錢也不多。

因為念經拜佛,夫妻關係沒有處理好,父母親也沒有孝敬好,怨聲載道。他根本不知道什麼“因”會種出什麼“果”,

也沒有去研究這些耕種技巧,也沒有讓自己獲得成功。

 
他不具備通過這個智慧讓自己獲得成功的能力,只是有一個想要幫助別人的動機。 
 

你會發現,身邊沒有人會請求你的幫助,他們會覺得說:你怎麼幫我?你自己都幫不了你自己。

你自己變成了一個神神叨叨的,自己都不能夠自救,賺不到錢,沒有成就,家庭也不幸福,

父母對你有很多的不滿的人,為什麼要學你學的那些東西?我才不學,你都沒讓自己幸福和成功。

 
大家一定不要混淆“不求回報”和“不知回報”的差別。

我們既要有一個利益他人的動機,也要認真地去學習這些耕種技巧當我們學會了這些耕種技巧,

才能夠用更輕鬆更快樂,又幫助別人的方式去種下種子,讓自己獲得很大的成功。

 
 

1156845

 3    
 
當你知道了什麼“因”會得什麼“果”,而且你還知道了什麼樣的土壤最好,什麼時候該施肥、澆水、曬太陽。
 

當你知道了所有這一切,你種出很大的果實;獲得很大的成功之後,還可以有一個更大的動機:

比不求回報更大的動機就是你要成為超人,要用你的智慧、愛和你的成功去幫助整個世界

 

那不是一個更大的動機麼?為什麼要僅僅滿足在“不求回報”“不思上進”“不知因果”?

只是簡單地做一個貧窮的好人,你幫不到這個世界,也幫不到你自己。

 

所以我希望所有學習《能斷金剛》智慧的同學們,都要發一個更大的動機,更大的心願

我要通過認真地學習,認真地實踐格西麥克老師所教的圓滿的《能斷金剛》的智慧,

讓我們獲得世俗的成功,獲得世俗意義上所有的福報:財富,健康,和諧的關係。

 

我們去追求人生更高的意義,去幫助世界上更多需要幫助的人,這才是我們學習《能斷金剛》、

銘印法則、空性法則,最重要最重要的。

 

不要再去在乎我們為什麼做如此深入地研究,同時教育你身邊的那些不求甚解的修行人,

讓他們看到更遠大的理想,通過我們的成功去愛這個世界、幫助這個世界。

 
 
 
 

出處 :  原鑽掌心

傳承2500 年的東方古老智慧

這裡有種種子改變人生的落地方法
arrow
arrow

    心鑽之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